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当前焦点!您听说过“三点发车调度法”吗?它曾缓解了上海公交大客流

来源 : 上海交通    时间:2023-01-31 11:35:28

乘了这么多年公交车


(相关资料图)

你是否听说过“三点发车调度法”?

在上海,曾经有一辆公交车使用了

这一“创新调度法”来应对大客流

今天小交就来为你揭秘↓

1959年5月10日,为适应彭浦工业区日益发展需要,46路起讫站调整为大世界(武胜路)至汶水路。在高峰时段,大统路至汶水路区间有较密班次的区间车来回行驶。

至1960年代初,公交企业根据46路沿线客流情况,对该线高峰时段实行“三点发车调度法”,即以大世界武胜路、泥城桥(西藏路北京路)和旱桥(天目路共和新路)3个重点站为发车点,开设大站快车。其中的泥城桥至汶水路区间即为后来210路高峰线的雏形。

1963年2月的某个工作日的早晨,寒气逼人,大世界武胜路上46路起点站旁,两辆深红镶乳黄色的大型公共汽车正停靠着。前面的一辆正在上客,只见乘客们各按“立队”“坐队”两块指示牌,东西两边分开,陆续上车,秩序井然。

46路公交车,从武胜路出发,经西藏中路、西藏北路、天目中路,过铁路大旱桥直上彭浦地区,每天要运送五万多名乘客。

这条线路,在高峰时段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多数乘客上班乘车都集中在3个重点大站上,即大世界武胜路(起点站)、西藏路北京路和共和新路。根据这个特点,交通部门有针对性地实行了一种调度方式,即“三点发车调度法”。

46路北京东路站的长龙(丁纯一 作画)↑

拿泥城桥(西藏路北京路)这个站点为例,每个工作日早晨7点钟左右,都能见到站上排成长龙似的候车队伍。一般来说,每当队尾排到北京路转弯的地方时,总有两百号人了。在这条长龙的最北面,是优先上车的“照顾队”,孕妇、怀抱婴孩和体弱者都站在这个“照顾队”里。沿着“照顾队”往后数,总能看到有一名乘客手里正握着一支竹竿,上面挂着一面随风飘扬的小红旗。

这时,一辆带挂车的46路公共汽车正由南向北徐徐滑行进站,停在站牌旁边,紧靠着人行道上的队伍。前车门先行打开了,调度员安排“照顾队”的乘客先行上了车,然后开启后车门,让小红旗前面的100多名乘客都顺利地依序上了车,一到“红旗乘客”那里就自觉地停了下来。随后车门一关,车肚底下就喷出一股浓烟,车子便驶离了车站。

1960年代的彭浦工业区↑

这个站,每天从5:50到7:30左右,要放20班次,乘客的集结量是很密的,每个早晨最拥挤的90分钟,要运送3000名乘客,平均每一分钟就有33名乘客从周围5条汽车、电车路线上到这里转车,一般不到5分钟,就会排到路口转弯,要是仍旧采用一般基本的调度方法,等武胜路的来车上客,那就要花上3个小时才能运送完毕,会有半数乘客因为乘车误点而迟到,影响上班。

面对着46路乘客候车的特点,该线行车人员在各方面协作配合下,编排了一张“三点发车”的行车时刻表,把原来全部配车中的一部分车辆,在最拥挤的90分钟内,抽出来改成从终点站汶水路到北京路的大站快车,因为彭浦地区早晨出来的乘客不多,这部分车就以空车放北京路站来“抢高峰”。

载满乘客后,又只停几个主要大站,就直放终点,这样既使车辆运转加速,又压缩了乘客在途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样,另有一部分车辆在共和新路站,也以类似方法进行调度,连同武胜路到汶水路的全程车一起,就构成了这种“三点发车”的调度方法。

进入1980年代,运营已经相当成熟的46路高峰定点大站车正式固化为210路高峰线,继续为市民提供服务。

210路在1983年的交通手册↑

210路于1989年的票价表↑

210路SK661F型公共汽车行驶于乌镇路桥(资料图)↑

来源:图溯上海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