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坚持”
促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近年,达州市地方志办立足地方志工作主责主业,突出“三个坚持”,践行“三个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努力促进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28日,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主任杜成英在2023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暨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动员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蒲建宇 摄)
一、坚持质量至上,稳步提升年鉴质量
以开展年鉴篇目审查、质量抽查为契机,探索建立利于年鉴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一是提高供稿质量。在分配供稿任务的组稿通知中,将篇目大纲细化到条目,增强对供稿单位的指导性。对综合部门、涉及多项编纂任务的单位,提供撰写建议,列举条目要点提示和必备要素。将质量不合格的供稿资料返回供稿单位,由执行主编与供稿单位逐一沟通,供稿单位将资料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
二是严格篇目审查。认真开展对县(市、区)年鉴篇目的审查工作,重点审查特色是否鲜明突出、内容涵盖是否全面、分类标准是否统一、层级领属是否科学、标题名称是否恰当5项内容。对省地方志办反馈的《达州年鉴》篇目审查意见,照单全收,逐一落实。
三是重视质量监督。把编好年鉴作为每年必须完成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基本做到编纂过程每一个环节有业务人员具体负责、有分管领导全程跟踪、有一把手审核把关,最大力度抓实抓好编纂、出版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彻底改变过去个别地方将年鉴编纂工作外包的做法。
四是落实问题整改。认真开展对县(市、区)年鉴的质量抽查工作,重点审查政治思想、图片专辑、资料比例、索引编写4项内容,抽查条目质量、行文规范、文字校对3项内容,逐一提出审查意见。对省地方志办反馈的《达州年鉴》质量抽查意见,逐一研究整改措施,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二、坚持创新思路,推动志鉴成果转化
如何实现方志典籍利用价值最大化,是方志人长期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播出后,更是引发业界大讨论大学习。为使方志典籍走出“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以来,在将志鉴成果转化为普适读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2022年,推出两部志书转化成果,受到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及广大读者好评。
一是编纂出版《达州建置沿革读本》。该书以《达州市志(1911—2003)》对达州建置沿革的记述内容为资料基础,采取翻译、修订、增补、注释、导读等方式编纂而成。内容兼顾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文字表述易读、易懂、易记,方便大众了解达州历史、读懂达州变迁。编纂这部作品是方志典籍转化利用的创新之举。
二是编纂出版《乾隆〈直隶达州志〉译注》。该志是迄今为止能查见的唯一一部冠达州之名且保存完好的旧志,弥足珍贵。译注本的出版,将晦涩难懂的旧志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其在达州的影响不亚于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节目在全国的影响。
三、坚持围绕中心,做足资政辅治功夫
近年来,达州市地方志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功能,为达州实施“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战略贡献方志智慧。
一是写好资政文章。达州市地方志办多次应邀参与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审改工作,2021年达州市地方志办编辑科科长担任《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撰写的资政报告《关于命名打造达城旧八景助推达州旅游业和双300城市建设的建议》,获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二是助力地方发展。达州市地方志系统利用方志资源优势,积极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达州市地方志办常年为全市涉及文旅项目、文化建设的会议及活动提供资料查证和咨询服务;参与达州市“巴山食荟”农产品公共品牌策划设计;为“达州城市大脑”汇编“城市荣誉”信息。各县(市、区)地方志机构以多种形式服务本地各项事业发展,通川区为旧城改造提供古迹保护、文创设计方案;开江县助推“田城开江恰是成渝远方”旅游品牌打造;大竹县编纂《大竹记忆》地情口袋书,服务招商引资和领导决策;万源市全程参与本市红色文旅项目建设;渠县为县纪委“家风传承”项目提供史料支撑;宣汉县参加市巴文化研究院推出的系列访谈节目;达川区参与达川“两馆一街”策划设计。
三是宣传城市形象。办好“方志达州”微信公众号,在市政府官网“走进达州”页面设立“达州志鉴”专栏,传播方志文化,讲好达州故事。2022年,为市委撰写《万达开历史渊源》《达州历史名人》等地情文章;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达人达天下”系列讲座走进达川中学和达川区委办公室“奋进课堂”活动中,派员担任主讲。
相关阅读
【经验交流】对标对表 修志为用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作出方志贡献
【经验交流】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用情聚焦主责主业 倾力谱写奋进华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