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政策托底、平台助力 这些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_今日视点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06-23 09:58:02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近年来,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积极谋划布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布局,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引领性强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创新如何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带我们去位于广州琶洲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看一看。

搭平台强布局 创新赋能高“智”量发展


(相关资料图)

探访脑机研究中心 智能头环会“读心术”

记者:先来看我头上穿戴的这个设备,相信手环大家都不陌生,那“头环”有没有了解过呢?我现在头上戴着的就叫“脑机”,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收集人的脑电波以及其他的一些生物信号。那它的作用有什么呢?现在我们这里是琶洲实验室的脑电智能研究中心,脑电头环和手环有哪些功能的变化呢,来看这一系列的设备。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AI冥想系统”,可以看到画面中有一些波动的波形,这个就是我实时的脑电波信号了,而它的左手边有这样一些分数,是根据大脑的精神专注程度以及松弛程度来综合研判打分出来的。如果说精神越专注,分数也就越高,这个火苗可能会越烧越旺。我现在就来体验一下,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分数和波形的变化。

从我体验开始由2分到4分,说明我目前的状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集聚专注力。那这样一台系统它有什么应用的功能呢?目前在医学上包括心理的判定,以及情绪、注意力、专注力等的初步判定大多靠的是一些问卷以及医生的观察咨询等,那这样的系统能提供更加直观更加可视化的辅助功能。现场可以看到,脑机的运用不仅仅局限在这里,还有一系列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测试。像这个结合了脑机头环和机械臂的轮椅设备,就可以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士,只要戴上脑机头环,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做到解放双手,操控轮椅前后移动,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喝水、取物等等。它背后的原理在于,脑机头环能采集到人的脑电信号、眼电信号、动作信号等等,再经过大数据一系列算法的加成,最后经过这个平板来发出控制指令。

从实验室到市场 应用场景广阔

对于未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现场可以看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驾驶系统的测试。大屏幕右上角有一个不断在变化的疲劳程度的数值,人们佩戴脑机头环之后,能看到目前大脑的松弛状况、疲劳状况等。假设未来能和汽车系统设备适配,又或是穿戴设备更加简化,就能做到疲劳驾驶的提醒和干预,尽可能减少危险的发生,而现场的科研人员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攻坚克难。

还有根据脑电头环接口技术打造的AI智慧病房,病人可以通过脑机头环来控制病房的全屋的智能家居家电系统,以及控制病床完成简单的翻身起降等动作。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广东省部分医院的康复科开始投入使用。

加强源头创新 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脑机接口目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用科研人员的话说:大脑的想与不想、想什么、通过什么动作来呈现,是科学家们争相竞争的赛道。

在整个琶洲实验室,作为广东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十大省级实验室之一,主要有几个功能:基础研究、硬件研发和示范应用。

目前,这里部署的科研项目已达76项,组成了500多人的科研团队,目前已经与大湾区几十家头部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应用等方面的探索。

加速体系建设 推动创新引领

据统计,2022年广东的人工智能企业数已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价值预估超过15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通信设备等新产品,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也不断涌现。

尤其是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当前已经形成以琶洲实验室为引领的省级实验室带动,加上多个创新平台、新型科技研发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等一系列的科技研发创新领域,相关部门也着重助力从源头创新、平台建设来以创新作为助推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广东省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式,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企业工程师 龚旭:那你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来避免温度对机床的影响。

企业科技特派员 司卫征:回去我们团队再商量一下,再做一个方案。

记者来到这家位于广州南沙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时,工程师正在向企业科技特派员司卫征提出新的技术需求。司卫征是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他与这家企业“结缘”是两年前。当时,企业由于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数控装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存在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王卫东:设备精度检测,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力量,不够专业,也不系统。

这家企业迫切希望引入外部科研力量解决问题,但是去哪找、怎么找,成为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此前,企业也尝试自己找或通过熟人介绍,但存在对接效率低等问题,非但没找到合适的,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此时,企业得知广东省搭建了全国首个企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平台。企业在线发布技术需求,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对科技特派员专长进行精准筛选后,推荐给企业。随后,这家企业迅速在平台上发布了数控装备精度分析及故障诊断研究项目。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 赖培源:很多成果放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去哪里产业化,去哪里落地。很多企业的需求不知道哪里找成果来解决自己的技术问题。那么在这两段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希望打造这样的线上枢纽平台,来实现资源之间的对接。

对接平台为这家企业匹配到司卫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交流,司卫征与团队找出了企业数控机精度和稳定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司卫征还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精密测试知识培训,补足企业技术短板。

企业科技特派员 司卫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能够更快成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像这个项目,我们形成了一些科技成果,有4个发明专利。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过才知道。在经过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后,司卫征与这家企业很快又签订了一个智能制样项目,今年,还将继续在智能制造方面深入合作。这样的合作只是一个缩影,自成立以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已有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构建转化平台体系,优化成果转化环境,目前,广州市已成为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截至2022年,广州市技术合同登记共登记23389项,合同成交额达2645.54亿元,不断推动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