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复读14年为上清华的他被退档,我才知道为什么不能没有张雪峰!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2023-07-30 09:03:45


(相关资料图)

命运真的很爱和人开玩笑。

你还记得那个为了上清华,复读了14年,放弃了众多名校录取通知书的“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吗?

今年,高考分数594分的他,终于放下了执念。

他下定决心,不再复读,老老实实上大学。

但昨天录取结果公布。

他填报的4个学校,全部被退档。

花了15年,他好不容易接受了“清华梦断”的事实。

但如今,别的学校也对他关上了大门。

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等待补录,或者继续复读。

15年后,34岁的他,前途依然未卜。

其实他的分数并不低,高出广西一本线119分。

但是他填报的四个学校,偏偏都选了“不服从调剂”。

想上的专业分不够,又不服从调剂,只能被退档。

如今看着他的落寞,真的一声叹息。

其实那些年,他错过了好多次选择。

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大……

众多知名高校都曾向他伸出橄榄枝,只是那时的他只想去清华。

人生中最好的15年,他停留在一张课桌前,陷入执念。

但是有些事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

如今时过境迁他坦言:他后悔了。

他说:“再出现唐尚珺是可悲的。”

为了所谓的理想和执念,自己把路走的越来越窄。

名校失之交臂,青春也已不在。

回头看看错过的那些,自己都觉得可惜。

01

其实,如今唐尚珺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退档。

而是就业。

这次他填报的专业,只有师范和农学。

为什么没有“服从调剂”?

一是他对自己的分数有信心,以为一定能录得上。

二是他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今年,他已经34岁了。

就算本科毕业就工作,那时他也38岁了。

但是,现实里,35岁是一个残酷的门槛。

首先,他没有了考公务员的资格。

其次,就业市场里,别说38岁无工作经验了,35岁都已经到了很多企业裁员的年纪。

对于没有背景、农村出身的他来说,农学和教师确实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但是,即使是录入了这两个专业,也很残酷。

他最想做老师,但即使做了老师,这个年纪也无法考编。

而好的私立学校的老师,甚至都卷到了清北的博士。

他只能期盼有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看中他这15年的高考经历将他录用。

或者,立好人设,做自媒体。

这或许也是网络时代,给他的最后机会了。

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有时候,年龄的劣势比学历更残忍。

因为你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关上了大门。

我很敬佩他有如此毅力,花了15年时间只为圆梦。

但是还是觉得,这个梦想的代价太大。

他错失的这15年,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的阶段。

也是留给年轻人,试错、成长的时间。

学历、学校,这些本是为了更好的前程、更多的选择而服务。

但当人陷入执念时,总是会下意识的“本末倒置”。

高考是独木桥,但人生不是,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

但15年里,他把所有的试错机会,都用在了一件事上。

他以为赢了高考就成功了。

但事实上,高考不过是入场,一切才刚刚开始。

02

其实如今再回看。

如果早些年,唐尚珺能遇上张雪峰,可能结局就会不同。

为什么他只认清华?

因为唐尚珺的老家,在落后的农村。

从小他对“光荣”的直接认知,就是隔壁村有个人考上了清华,当了官,改变了人生。

在他心里,清华不仅是一座学校,而是考上就能“光宗耀祖”。

但其实,本科考不上清华,他可以考清华的研究生。

就算读了别的学校,一样能凭能力光宗耀祖。

清华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是最初,他的身边没有推心置腹的引路人。

后来,他本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选择为了钱,一次次做职业高考生。

看似得到了很多,但没有人告诉他,那十几年他错失的是什么。

如今再到填报志愿,他的概念里只有农学和师范是出路。

也没有善用服从调剂、保底志愿等填报的技巧,导致被退档。

你可以说他目标明确。

但是他已经耗费15年了。

对于当下的他,先保证有个好学校读,再找机会转专业或者修双学位,不也是一条出路?

现在看着他的境遇,又急又可惜。

唐尚珺不过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他背后藏着的,是很多和他一样的小镇青年。

他们没见识过什么世界。

身处的圈层、接受的认知、周围人的眼界,也不足以帮助他们看得更远、更全面。

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稀里糊涂的上学、工作。

隔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选择,浪费了时间。

很多时候人的执念,来源于认知的闭塞。

所谓的“坚持”,也可能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选择。

所以看了唐尚珺的“后悔”,我才更懂了张雪峰存在的意义。

唐尚珺们,更需要张雪峰。

因为他会帮助唐尚珺们消除信息差,降低试错成本,在理想和现实间做出平衡。

他会让他们早点认清现实,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可能这条路很现实,也很残酷。

但尽早的排除错误答案,总比用漫长的15年做代价,要幸运的多吧?

03

昨天看到有网友说:即使是张雪峰,也不一定能拉回十几年前的唐尚珺。

因为他,陷得太深了。

确实,我相信这些年,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老师,都曾劝说过他。

但是不断进步的成绩、已经花费的时间精力,都让他无法和自己和解。

或许是害怕失败,害怕嘲笑。

他会觉得只要考不上清华,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有时候越是得不到的,越容易陷入偏执。

不仅是唐尚珺,也不仅是高考。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这样的偏执之中。

可能是对一个人、对一样东西、对一份工作、一个目标。

时常会对自己有着盲目自信,固执己见,一味逞能,觉得自己一定能做成。

可往往最后会发现,执着和偏执有着本质区别。

执着是坚持,偏执是内耗。

陷入内耗太深,即使你最后得到了想要的,可能一路上失去的更多。

唐尚珺花了15年的时间,才认清这个道理。

但他已经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所以所有人,或许都该吸取教训。

清醒的人,应该张弛有度、放而非执。

这世上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所愿。

要对自己有着理性的认知,能力外的事,要及时止损,量力而为。

这世上也并不是一次失败,就证明整个人生失败。

条条大路通罗马,停滞不前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新的转机。

我很喜欢一句话:在努力的前提下,顺其自然。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往前看,别回头。

只要尽力了,无愧于心,那就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没什么好遗憾。

来源| 脆皮先生(ID:cpxs2009)

作者| 脆皮先生;编辑| Spring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