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建有全国首家“安乐死”医院?安宁疗护医生回应_环球速看

来源 : 杭州网    时间:2023-04-06 16:29:00


(相关资料图)

上海网络辟谣消息 上海有“安乐死”医院?还是全国唯一一家?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刷爆朋友圈,提及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安乐死”。解放日报·上观记者求证发现,此自媒体文章错漏百出,借“安乐死”吸引眼球,对“临终/安宁疗护”存在误读。文章中大幅内容引自2016年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第四集《告别》,拍摄地是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而安宁疗护并不等于“安乐死”,上海也不存在“安乐死”医院。

《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早就明确定义,安宁疗护是指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等症状为疾病终末期或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减轻家属心理哀伤,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世界卫生组织将临终/安宁疗护(Hospice & Palliative Care)定义为一种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亲人的生活质量的方法,“肯定生命,视死亡为一个正常的过程,既不主张加速也不推迟”。 因此,网传文章中将临终关怀描述为“安乐死”、“放弃治疗”严重背离了安宁疗护的初衷。

实际上,上海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被整体纳入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省市,已实现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向读者呈现这个临终患者可以安放身心的地方。

如何凝视深渊

临汾街道是一个很普通的上海社区,老年人密度高,周边没有大型商圈,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店。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临汾社区医院”)被密集的小店拥簇,路过时甚至很难注意到。

有30多年历史的医院外墙被涂上了粉色,在春日里与樱花相映成趣。医院一楼是社区门诊,二楼是安宁疗护病房区,一共26张床位。作为上海社区基层医疗体系中的普通一员,它却较早进入了大众视野。2016年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第四集《告别》播放后,临汾社区的安宁疗护服务为人知晓,以至于一提到它,许多人误将其与临终关怀画上等号。

《人间世》拍摄组来到临汾时,医院副主任胡敏还是一名安宁病房的主治医生。他记得,医院一开始有许多顾虑,临汾能否代表上海安宁疗护水平?人们能不能理解或接受安宁疗护?医院作为社会综合矛盾聚集的场所,纪录片如何妥善展现?最后,医院上下都认为,呈现临终患者在基层安宁疗护病房的状态,是一次让公众了解安宁疗护服务难得的机会,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纪录片见证了71岁放射科退休医生梁金兰朗读最后的手写信,见证了“文艺大叔”王学文从几个月到5年生存期的生命奇迹……因为这些临终患者直面镜头的自述,让更多人知晓安宁疗护,思考是否选择安宁疗护。此后,医院总是能接到来自全国的电话咨询、筹款资助,甚至招聘员工时,新来的医生护士都能对临汾的安宁疗护侃侃而谈。

很难想象在上世纪90年代,安宁疗护仍是一个刺耳、敏感的词汇。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上海安宁疗护服务从业者已增长到8000余名,市民对于安宁疗护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在对经济欠发达城市地区的调研中,不了解安宁疗护的老年群体可达到80%。为了减少文化观念上的阻力,上海安宁疗护的先行者不断走进社区、校园,开展生死教育,“我们想让更多人意识到,医学是有边界的。跨越边界就是深渊,当深渊在凝视你时,你如何凝视深渊?”

1234下一页全文阅读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