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五年八月,秦桧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连字都写不了,只能让儿孙们代为执笔。
到了十月,秦桧就病重了,宋高宗赵构得知这事后,就前去探望,发现秦桧连说话都困难,只是在那儿不停哭泣。
(资料图片)
赵构回去之后,就有让人起草了一份诏书,大致意思是让秦桧致仕,退休在家好好养病,准备第二天发布。
当天晚上,秦桧的养子秦熺,就让自己的儿子秦埙,以及兄弟林一飞(秦桧的亲儿子)去四处活动,谋划让赵构拜自己为相(秦熺为何是养子,林一飞为何是亲儿子,后面会讲到)。
第二天,就有官员上书赵构,建议赵构让秦熺继承秦桧的职务,这让赵构勃然大怒,当即下达了一份诏书,封秦桧为建康郡王,秦熺为少师,皆致仕。
秦桧接到诏书之后,吓得不轻,当天晚上就暴毙而亡了,不久之后他的几个儿孙,以及众多亲信都被贬黜到外地。
绍兴三十年,秦桧唯一的亲儿子林一飞,在东英州任所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秦桧就此绝后。
正所谓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秦桧陷害岳飞,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是这个下场。
那么,赵构为何要釜底抽薪,给予秦桧致命一击呢,难道是在会岳飞报仇吗?
当然不是了,而是因为秦桧失去了作用,还触及了赵构的底线。
秦桧,原本可以是个国之栋梁的,因为他出自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长大后学习成绩很好,二十四岁就考中了进士。
但是,秦桧的人生,因为遇到了一个人而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王氏。
王氏,是仁宗时期宰相王硅的孙女,奸臣童贯的干女儿,她的父亲名叫王仲山,没做过什么大官,而王氏家族虽然在王硅之后逐渐没落,但至少是官宦家庭,势力还是很大的。
大约在秦桧进士及第之后不久,他就娶了王氏为妻,王氏虽然貌美,却是个十足的悍妇,心狠手辣,度量小,嫉妒心非常强。
结婚之后,秦桧发现王氏无法生育,但他不过是个小小的教授(密州的教员),根本不敢得罪王氏家族,因此只能继续以王氏为正妻。
为了让自己有后,秦桧就跟一个奴婢私通,生下了一个儿子,王氏得知此事后,硬是不让秦桧认亲儿子,秦桧无奈之下,只等让一个姓林的朋友收养儿子,取名为林一飞。
并且,王氏为了稳固自身地位,还将哥哥王唤的儿子抱过来充当养子,取名为秦熺。
就这样,秦熺成为了秦桧唯一合法的儿子,而亲儿子林一飞则一直被养在林家。
北宋末年,秦桧靠着自己努力,做到了御史中丞这样的高官,王氏的父亲及几个兄弟、子侄因此受益,都成为了地方官员。
然而,在靖康之变的时候,王氏家族被一网打尽,全部投降了金人,包括王氏的父亲王仲山和叔叔王仲嶷在内。
抚、袁二州守臣王仲山、王仲嶷皆降
后来,秦桧也被金人掳走,他见家族都投降了金人,为了保全性命,也选择了投降。
不过,秦桧的运气很好,他得到了金军将领完颜昌的赏识,被提拔为参军,后来完颜昌多次出兵攻打南宋,秦桧都参与其中,出了不少好主意,与完颜昌的关系也很好。
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见南宋不是可以轻易消灭的,便有了议和的打算,但南宋国内主战派占据上风,该怎么办呢?
恰在此时,在金人的操纵下,秦桧带着家人回到了南宋,他谎称自己是在杀掉金军守卫之后乘船逃走的,实际上他就是被放回去的。
金人为何放走秦桧?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秦桧作为金国在南宋的代言人,做一些有利于金国的事情。
秦桧回到南宋之后,立马察觉了赵构也有议和的打算,于是极力陈述“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案,其实就是议和方案。
比较巧合的是,秦桧的这一方案,此前已经被完颜昌提出来了,因此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秦桧确实是金国在南宋的代言人。
秦桧的这一方案,让赵构眼前一亮,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南宋能够击败金人,更不相信南宋能够收复北方,并且他早就被金人吓破胆了,所以早就有了议和之心。
就这样,秦桧与赵构一拍即合,不久之后秦桧就被拜相(参知政事),成为了南宋议和派的领军人物。
当然了,由于当时主战派占据上风,赵构的皇位也不稳,所以他没有急于议和,而是让岳飞和韩世忠等人继续与金人作战,用战场上的胜利为自己争取谈判的筹码。
在随后十余年时间里,秦桧一直致力于议和,同时他极力打压主战派,赵构则剧中调和,让自己坐稳皇位。
在秦桧的不懈努力下,南宋和金国在绍兴五年达成一个局面,绍兴九年第一次达成议和,只不过金国国内发生政变,议和之事因此搁浅。
尽管议和没有达成,但赵构却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秦桧能帮自己完成,因为秦桧是唯一一个可以跟金国上层说上话的人。
但是,从内心而言,赵构其实是不喜欢秦桧的,因为秦桧自恃有金人撑腰,在很多事情上欺压于他,并且秦桧横行不法、大肆敛财、铲除异己、培植党羽之事,也让赵构甚为忌惮。
但是,为了让议和最终达成,赵构不得不重用秦桧,为此他不断给秦桧及儿孙加官,赏赐更是无数。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当中再次击败金军,这让金人彻底意识到,只有跟南宋议和,获得一些好处,对自己才是最有利的。
为此,金人写信给秦桧,让秦桧促成此事,但前提是必须杀掉岳飞,秦桧也不含糊,当即将此事报告给赵构,照顾欣然许诺。
就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在南宋上演,岳飞的获胜的情况下,却被赵构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与韩世忠一起被罢黜兵权。
这之后,秦桧又设计陷害岳飞,以谋反等罪名将其关押,为议和之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年,绍兴议和达成,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割让淮河以北土地,包括岳飞之前收复的土地在内,全部被金人所得,岳飞十年功废。
议和达成之后,赵构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确保议和成果,为此他默认秦桧杀掉岳飞,以此来取悦金人。
当然了,秦桧作为宋金之间沟通的桥梁,对赵构来说也很重要,赵构便继续让他为相,同时加封他为太师、魏国公,并让他的养子秦熺成为进士。
那时候,秦桧自认为是第一功臣,感到志得意满,就越发专横跋扈了,他开始大肆铲除异己,将自己的亲信提拔为高官,他的权势也越来越大,而赵构的皇权则被削弱。
秦桧的所作所为,让赵构感到隐隐担忧,但他为了守住议和成果,不让金人对自己起疑,就对秦桧选择隐忍。
就这样,秦桧逐渐成为权势熏天的人物,不论是儿子和三个孙子也好,还是亲儿子林一飞也罢,都飞黄腾达了。
自从绍兴和议达成之后,赵构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在此之前他为何议和而呕心沥血,头发都白了大半。
对于帮助自己达成议和的秦桧,赵构则不吝赏赐,金银财宝自不必多说,他在绍兴十四年赏赐给秦桧的一座豪宅,简直比王爷的府邸还豪华。
绍兴十九年,秦桧六十大寿来临之际,赵构让人给他绘制了一幅画像,还亲自在画像上写下了“尽辟异议,决策和戎”几个大字,以此来表彰他议和的功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秦桧就是赵构的恩人,赵构是想要报答他的,所以才对他那么好。
但是,随着秦桧越发嚣张跋扈,以及局势的巨大变化,赵构对他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改变。
前文提到过,秦桧有一个亲儿子林一飞,以及一个养子秦熺,而秦熺的三个儿子,则分别叫做秦埙、秦堪、秦坦。
先说林一飞,他长大之后被秦桧接到身边,尽管不能以秦桧儿子自居,但依然得到了秦桧的照顾,在朝担任高官,与秦熺一起成为秦桧的左膀右臂。
再说秦熺,他作为秦桧法理上的儿子,享受的待遇比林一飞更好,他不但担任高官,而且时常以秦桧助手的身份出现,是有实无名的副宰相,帮助秦桧陷害了无数忠良。
跟很多人一样,秦桧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希望被儿子继承下来,只不过他不能选择亲儿子林一飞,只能选择养子秦熺。
也就是说,秦桧想将秦熺培养成为未来的宰相,从而让秦氏家族继续辉煌,这样也不辜负自己一生的努力奋斗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秦桧干了很多事为秦熺铺路,比如将那些反对秦熺的人排挤出朝堂,让秦熺在赵构身边工作,从而获取赵构的好感,等等。
不仅如此,秦桧甚至还选好的第三代继承人,那就是自己的大孙子秦埙。
秦埙,绍兴七年出生,绍兴二十三年的时候,年仅十八岁的他靠着家族关系,得以直接参加锁厅试,类似于明清时期的乡试。
为了让孙子考中,秦桧使尽了手段,试图让主考官陈之茂将秦埙定为第一名,但陈之茂根本不买他的账,只将秦埙定为第二名,第一名则是大诗人陆游。
因为这件事,陆游不被秦桧所喜,等到第二年礼部举行省试的时候,秦桧让自己的两个亲信担任主考官,将秦埙定为第一,陆游则落榜。
秦桧本想让孙子成为状元,为此他在殿试前拜见赵构,极力暗示赵构,这反而让赵构感到反感,等到殿试的时候,赵构只将秦埙定为探花。
可以说,秦桧的野心昭然若揭,赵构作为皇帝,自然一眼看穿了他,但赵构并不像宰相这个职业成为秦氏家族的世袭,他想要的只是秦桧一人而已。
对于秦桧,赵构的打算是,等到秦桧自然死亡了,这样自己就可以任用别人了,金人也不至于跟自己反目,这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秦桧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却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他并没有看清楚自己在赵构心中的真实位置,他自认为有金人撑腰,赵构可以什么都答应他。
不将秦埙定为状元,是赵构对秦桧的一个警示,但秦桧却不以为然,依然在极力推动让儿子接班这件事,只不过赵构一直在装糊涂罢了。
并且,秦桧不知道的是,他长期倚仗的金人,其实越来越靠不住了。
早在绍兴十九年的时候,金国国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亮杀掉金熙宗,自立成为了皇帝。
而在此之前的绍兴十年,秦桧的老主子完颜昌也早就去世了。
与完颜昌作为主和派人物不同的是,完颜亮是个妥妥的战争狂热分子,他称帝之后就制定了消灭南宋的计划,并为之做着各种准备,比如将都城迁往开封,诛杀国内的议和派,等等。
完颜亮的所作所为,让赵构感到隐隐担忧,那秦桧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在秦桧内心当中,他根本不相信金国会再次攻打南宋,因为这对金人没好处,很显然他低估了完颜亮的野心。
时间来到绍兴二十五年,完颜亮在军事上动作频频,他想要入侵宋朝的野心昭然若揭,只不过他还没有准备好,他想再等等看而已。
而就在这个关口,赵构需要一个人继续跟金人沟通,秦桧却意外生病了,连字都写不了。
这个时候,秦桧的处境就很不妙了,因为他一直主和,金人却开始偏向主战了,这意味着他对赵构的作用大大降低了。
试想,一个对赵构没用的宰相,赵构会如何对他呢?
赵构作为皇帝,做事其实还是很沉稳的,他没打算动秦桧,因为只要战争一天不爆发,那秦桧就可能派得上用场。
那秦桧又是怎么想的呢?
那时候秦桧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老体衰、病情沉重,他自知时日无多了,便加紧准备让儿子秦熺接班,秦熺则召集党羽日夜谋划,准备找个机会向赵构摊牌。
绍兴二十五年八月,赵构去秦桧府上探望秦桧,秦桧口不能言,当时秦熺就在一旁,他趁机对赵构说了一番话,暗示自己可以接替父亲成为宰相。
当时,赵构怒不可遏,但强忍怒火,只说这事可以商量,然后就回宫去了。
秦熺不放心,当即让秦埙及林一飞去找赵构身边的近臣沟通,让他们向赵构说好话,此举却让赵构更加忌惮。
但是,赵构也不想就此得罪秦桧,便想了个办法,那就是以秦桧年老生病为由,册封其为建康郡王,秦熺则升为一品的少师,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让两人退休。
要知道,在整个宋朝时期,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的非宗室成员,可以说屈指可数的,赵构的这一做法,无疑给了秦桧巨大的殊荣,而他借此机会让秦桧退休,也让人找不出半点毛病。
很显然,秦桧失去了作为宋金议和桥梁该有的作用,还急于为自己寻找接班人,触及到了赵构的底线,让赵构下定决心罢黜秦桧。
而秦桧接到赵构的诏书之后,并不高兴,反而十分沮丧,他没想到自己帮了赵构这么多,赵构却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不但自己不能继续当宰相,儿孙也别想。
当天晚上,秦桧就在在悲愤交加中暴毙而亡,死时六十五岁,赵构得知消息后,一点都不悲伤,不过他为了安抚主和派,还是追封秦桧为申王,定谥号为“忠献”,这是一个很好的谥号。
后来,主战派开始抬头,不但上书北伐,还弹劾秦桧,赵构为了加强皇权,一方面说秦桧议和是自己的主意,秦桧不过是执行者,旨在用皇权压制主战派;另一方面,他又贬黜了秦桧的儿孙及亲信。
就这样,秦桧的势力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清理干净了,但到了1161年的时候,完颜亮就对南宋发起了进攻,赵构没脸继续当皇帝,就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
再后来,秦桧的亲儿子林一飞在贬黜地死掉,没有留下子嗣,而他的养子秦熺及三个孙子则活得非常滋润,继承了他的亿万家产,成为了大富人。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说的秦桧的后人,其实是秦熺这一脉的子孙,他们本该姓王的。
值得一提的是,秦桧的后人当中,却出了不少忠臣良将,比如他的曾孙秦钜,就是个著名的抗金英雄,他于1221年的时候在蕲州与金军作战,城破之后为了不做俘虏,与叔叔、弟弟及儿子等数人自杀殉国,比秦桧有骨气多了。
不过,因为秦桧的关系,他的子孙一直抬不起头,很难得到世人的认可,一直到现在,他和妻子王氏的跪拜铜像,还立在岳飞墓前,成为秦氏家族的千年耻辱。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